浒墅关镇是一座千年名镇,跨大运河两岸,有江南名镇、工业重镇之称。历史上的浒墅关非常繁华,明代前期已是“吴中大镇”。明万历年间,居民已达数千家。到了清代,浒墅关经济愈加繁荣,“为十四省货物辐辏之所,商船往来,日以千计”,成为江南运河沿岸商品集散地。
京杭大运河苏州浒墅关段,装载农资、建材等货物的船舶在航道上有序航行
据历史记载,大运河苏州浒墅关段,是古运河开凿以来最古老、最繁华的河段之一。在明代以后的400多年间,浒墅关商贸兴盛,长期保持“运河第一钞关”地位。
浒墅关模型手作艺人吴连男以清代画家王翚所绘《康熙南巡图》为底稿,复刻京杭大运河浒墅关段微缩场景,生动再现浒墅关当年盛景。在一块长5米、宽1.8米的底板上,微缩房屋鳞次栉比,大运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,来往商船在浮桥外泊岸,威严气派的关署笑迎南来北往客……
新中国成立后,浒墅关迎来复兴的春天,50余家企业快速发展。1986年,浒墅关镇被列为江苏省首批29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卫星镇之一,享有“江苏百家名镇、浒墅关第一镇”的美誉。
再现“运河时代”繁华盛景
如今的浒墅关承接了“运河时代”的繁荣,经过岁月的变迁,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。作为浒墅关古镇的首张名片、高新区新文旅消费示范点,2021年12月底,浒墅关大码头蚕里街区开街,运河畔昔日“钞关盛景”再次迎来了高光时刻。
蚕里街区地处浒墅关古镇项目核心,毗邻京杭大运河,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,有5栋民国保留建筑,引入了精品酒店、文化书院、蚕桑文化馆、非遗技艺工作室等多元业态。作为历史人文和旅游资源丰富的核心地,蚕里承载了太多旧时的繁华与记忆,从这里感受一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,打开记忆之窗。
与此同时,作为苏州“运河十景”之一,浒墅关古镇将全面提升。通过对重要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与复建,以“明清风+新苏式”风格进行打造。遵循“文·商·旅·养·产”五位一体的新兴产业古镇开发理念,将运河文化和产业价值最大化打造产业动力内核,最终形成三大引爆项目、两大主题商街、七个特色街市、10大重点项目、30余个支撑项目的项目体系。建成后,年接待游客量可达500万人次,将成为文化内涵丰富、产业特色突出、生态环境优美的运河城市更新示范区。项目将完成上塘老街、浒墅钞关衙署、龙华晚钟等重现,构建涵盖文化活动、旅游活动、文创产品、旅游产品、文化体验、非遗体验等在内的综合文旅业态,运河东岸建设大码头二期包括仰宸楼、龙华行宫、世纪幻影等。不久的将来,往日的运河盛景就会在浒墅关徐徐展开。
依山傍水的浒墅关,不仅承载着悠远的运河文化,也蕴藏了丰富的山林资源。峰峦逶迤、青葱满目,绵延二十里的大阳山素有“城市绿肺”“吴之镇”的美称。近年来,浒墅关立足大阳山景区、植物园景区,不断提亮菖蒲茶庄、阳山温泉、“林泉里”书香府邸酒店等特色点位,结合大阳山跑山赛、太空幻影艺术园等品牌活动,协调联动苏州乐园、水上世界、树山生态村等优势资源,积极串联大运河、西塘河等生态片区,“山水林田河”齐聚的文旅融合示范区呼之欲出。
作为江苏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最早开放的景区,也是知名度最高的景区,大阳山景区满目青翠之中点缀着诸多名胜古迹,同时,户外探索热潮的发展也让它成为苏州驴友最爱的线路之一。接下来,景区还将推出“阳山十八景”全新内容和“阳山十美”服务品牌,切实提升景区品质,打造大阳山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,为游客打造高质量的游玩体验,提供高水平的旅游服务。
蚕里夜景
如今,昔日的大码头已经变身浒墅关历史文化街区,成为苏州新晋网红打卡点。沪宁城际高铁从浒墅关运河西面不远处穿过……作为苏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极,浒墅关从运河时代到高铁时代,“江南要冲地、吴中活码头”的荣光依旧绽放。
来源:新华报业网、半月谈、苏州日报
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制作 曹宇
编校 延晨 徐蓉
一审 桂艳 张莉
二审 肖东
三审 晖军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